聚焦核心素养,共绘育人新篇 陈之端体育名师工作坊赴无锡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聚焦核心素养,共绘育人新篇 | 陈之端体育工作坊赴无锡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于10月18日在无锡拉开帷幕,这场由中国教育学会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的盛会,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为主题,吸引了全国 4500 余名体育教研专家、校长与一线教师齐聚。我校陈之端体育工作坊有幸参与此次活动,在这场教育盛宴里寻策问道,共探体育育人新路径。

为期两天的活动(10月18日- 19日)里,会场内外始终涌动着思想碰撞的热潮。开幕式上的《青春闪光 梦想绽放》等表演令人动容,将 “以体育人、以文化人” 的理念具象为看得见的精彩。



78 节体育课、25 节健康教育课的现场展示,堪称一场 “教学创意博览会”。我们以学习者身份虚心观摩了诸多名师课堂,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常州教师的跨栏教学,把动作要领编成口诀,枯燥的训练变成了趣味闯关;上海教师的实心球教学,利用角度测量手环精准反馈学生投掷角度,将难以把控的投掷角度变成肢体“可视化”的数据;淮南教师的足球教学,结合视频慢动作,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正确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天津教师的排球课上,充分利用橡胶手环与弹力带,学生能更加准确的找到击球部位—— 这些课堂没有华丽包装,却处处藏着对 “核心素养” 的精准落实。



专家评委的点评更是精准找到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并提出宝贵的改善措施,令我们一线教师受益匪浅。以10月18日天一中学足球场北半区3号场地于素梅和张家桐两位教授为例,在评价上海教师《田径:原地侧向推实心球》中,充分肯定了教师利用自制智能手环测量投掷角度这一创新手段,表明让科技赋能体育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练习,而针对课上的不足,例如安全措施的强调、准备活动的实物领做等也给出了相应建议。

本次学习令工作坊成员深切体悟到体育“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与“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价值。通过亲身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大家深受启发,感触良多。
霍家龙:有幸作为陈之端工作坊的一员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展示活动,在观摩了诸多名师体育课堂后,我深感体育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老师们将运动技能、团队协作与健康理念融合,学生在游戏中健体,在挑战中塑品格。“立德树人” 的理念正在落地,体育课正从 “育体” 转向 “育人”,不仅强健体魄,更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规则意识与乐观心态。
张伟豪:我有幸在陈之端工作坊带领下参加了教育学会“第十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展示活动”,参赛选手上课生动有趣,评课教师的点评与讲解也见解独到.在上课过程中陈之端校长和吴中区教研员朱琦老师还会针对课堂上实时出现的亮点与问题与我们及时讲解与提醒,让我们受益匪浅。听课学习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及时的课后反思能帮助这份收获更好地消化吸收,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组织形式,学到了许多专项练习方法,提升了我的教学与组织能力,期待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任亮:有幸参加第十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我深感荣幸,收获颇丰。本次活动中展示的优质课例,让我对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中随处可见合作学习与探究环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学习如同一盏明灯,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将积极内化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努力打造一个科学、高效且充满欢声笑语的体育课堂,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阳光地成长。
董兆福:本次活动最触动我的是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标的精准践行。开幕式后的两节展示课极具代表性:高二年级《跨栏跑 —— 起跨腿过栏技术及体能练习》聚焦专项技能与体能的融合训练,五年级《少年拳套路拆招与攻防运用》则将传统武术与攻防思维相结合,两节课都紧扣 “教会、勤练、常赛” 的核心理念,打破了我对体育课堂 “单纯练技能” 的固有认知。
结语
太湖的浪潮渐渐远去,但心头的热忱愈发滚烫。我们会把学到的妙招、悟到的道理,变成课堂上的实际行动:让体育课更有吸引力,让运动习惯扎根成长,让体育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
